扶貧日記
2019年7月8日 雨
雨一直下,我們學生支部的5個人還是冒雨出發(fā)了。我們這一組的扶貧對象都在湘潭縣白石鎮(zhèn)最偏遠的尹家沖。經過2個小時的行程,從國道線下到鄉(xiāng)道,然后到村道,都是狹窄崎嶇彎彎曲曲的山道,沒有經驗的司機是不敢開的。第一戶去的是左平和王卓老師的扶貧對象尹建新家。尹建新本是一個有大廚技能的小伙,有一個幸福的家,不料遭受髖骨骨頭雙側壞死的重病,要多次手術,已經花費10幾萬,生活不能自理,躺在家里做微商賺點錢,父親智障且年老,妻子離他而去,留下一個11歲的兒子。左老師為了幫他,發(fā)動全校老師買了他3000多元產品,王卓老師把自己11歲的兒子也帶來,和尹建新孩子俊熙交朋友,把自己的書送給他,約這個從未到過湘潭市區(qū)的孩子去玩。左老師告訴建新,根據(jù)扶貧“三保障”政策,到縣城看病可以報銷百分之九十,且可以先住院后結賬。到上一級醫(yī)院就診,一定要辦審批手續(xù),報銷的額度大一些。
王老師孩子為他的新朋友帶來了心愛的圖書
湯老師教老尹識別發(fā)霉的玉米
走完尹建忠、尹國祥家,來到尹金倡家里。作為一位身殘志堅的殘疾人,老尹面對的困難總是很多,幸虧我們支部每個月總是會來到這里,今天尹金倡的生態(tài)農莊也正等著專家湯亦斌老師來診脈。支部書記周世興和老尹解釋,原來準備開一個現(xiàn)場會,已經聯(lián)系了村支兩委和學校黨委,大家一起來出謀劃策,支持老尹辦好這個生態(tài)農場,但是有領導臨時有急事,8月份一定會來,專家湯老師還是如期來了。老尹說養(yǎng)雞配料主要是玉米、麥麩等,湯老師告訴他,麥麩的比例不能超過百分之十,否則影響產量;千萬不要喂霉變的飼料,教他打開玉米芯看看是否發(fā)灰發(fā)黑來辨別玉米是否發(fā)霉變質的方法;怎樣才能降低成本?湯老師又說,要把他種植的桑樹葉發(fā)酵,分離纖維素,提高蛋白質含量。世興老師也把老尹提出接入380伏高壓線,方便使用粉碎機的要求和村支書談了,村支書表示非常支持,盡快安排電工去落實。大家也向老尹訂了50只雞,半個月后來提貨。
從尹金倡家里出來已近下午1點,大家都是饑腸轆轆了。我們在貧困戶周芬英家吃飯,大家有的燒火、有的擇菜,很快桌上就擺滿了香噴噴的飯菜。周芬英老人雖然已經65歲,又是孤身一人,卻手腳麻利,熱情好客,對我們留下的伙食費堅決不收,只能丟在她房間里走人。
和周芬英老人一起做柴火飯吃
因為懂得,所以慈悲,盡量感同身受,通過幫助他人以提升自我,才是我們的最大收獲吧。(湘潭生物機電學校 成汗青)
Copyright 2020-2024 ? 湘潭生物機電學校版權所有 湘ICP備13009531號-1
地址:湘潭市伍家花園 電話:0731-55880087 技術支持: 湘潭生物機電學校信息組